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详细内容

学生园地

教育:培育美好的人性(节选)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31 08:59:34 浏览次数: 【字体:

教育:培育美好的人性(节选)

               李辛甫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做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校任教,他总会给他们写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从集中营生还的校长,我曾亲眼见到人眼所不应见到的情况:那些毒气室是由学有所长的工程师修建的,那些妇女是被知识渊博的医生们毒死的,那些儿童是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的。所以我怀疑教育的作用。

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你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造就学识渊博的怪物,或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在使孩子们更具有人性之后,读书、写字和算术的能力才具有价值。”

是的,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和价值追求,所以,我时常告诫自己,也告诫我的同行者:激活、培育、守护美好人性,是基础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价值使命和哲学境界。这个认知,是我追求的理想教育、实践教育理想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一、我所理解的“美好人性教育”

这里所说的“人性”既非上天所赐,也非与生俱来,它是人类长期积淀的、

某一集体的深层心理结构,存在于有血有肉的个体之躯。

“美好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三合为一”的整体,其核心内容为科学理性、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

“美好人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对个体的人性施加影响的教育实践,是具体化、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它对人的品性、人的综合素质的高度关注,对开发人的自然潜能、社会潜能与精神潜能的高度关注,对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有机统一的高度关注等,与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是相契合的。可以说,着眼于人的认知素养、伦理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整体提升,彰显人性的光辉,是培育美好人性的终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好人性教育”包含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三方面内容:一是助学生成人。即教给学生人之为人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形成人之为人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二是教学生做人。即教给学生处理好自己与自己、与社会、与组织、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知、情、意三者的关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三是促美好人性的形成。在激活自然潜能的基础上,培育人的社会潜能,着力开发人的精神潜能——理性的精神、反思性自我意识、审美追求和人类高级情感的形成。这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当学生以审美为生活的最高境界,他们就会把美好人性的修炼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他们的精神之花就会开得无比绚丽多彩。

“美好人性教育”有几个重要特征——

一是以人为本——激活自我意识。这里的人不仅指个体,也包含群体。尊重与维护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培育美好人性的价值追求。

二是崇尚理性——自然的人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实现人的自然性向社会性的转化。在认知领域,它表现为思维更高级,逻辑更严密;在伦理领域,他表现为感性中有理性,自我中有他人,自由中有规范;在情感领域,他表现为超生物需要的产生:性欲升华为爱情,自然感官升华为审美感官……这样,人才有可能克制和战胜欲望的困扰、生活的烦恼、非理性的泛滥,显示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人性的光辉。

三是实现超越——人的自然化。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一般的社会性向精神性的转化,使其摆脱现实的、功利的羁绊与奴役,将社会规范视为自身内在的需要,进而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让学生做精神的贵族,培育学生高远的理想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高度的科学理性、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生活情趣,是“美好人性教育”的核心所在。这种对人的精神性的高度关照,是使人回归其本然状态的一种努力,即人的自然化的过程。

二、实施“美好人性教育”的基本路径

如前所述,美好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有机整合,是认知领域、伦理领域和情感领域高度统一的结果,任何一方面的缺失、偏移都会带来人性的扭曲。有科学知识未必有科学精神,有人文知识、科学技能未必有人文情怀。因此,坚持科学理性、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并重,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素质的转换,是“美好人性教育”的基本路径有:价值引领,弘扬国粹,放眼世界,改造心理,人格熏陶。

  1. 价值引领

人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如果漠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缺乏对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的担当,其精神世界就会成为真空,这不仅是个人的危机,更是社会的危机。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意识,是当代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美好人性”的首选内容。

如何让一种正确的、能契合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价值观进入学生的心灵?我认为,通俗易懂又有标志意义的“语录”易为大众所记忆与认同,有利于“大众化”,更有利于“化大众”。所以,学校根据“和谐、公正、仁爱、共享”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培育学生美好人性的核心思想简化为“善良、大气、理性、高贵”这一培养目标,并进一步把它融化到校训(怀文抱质、自强不息)、澄中格言、课程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中,以此教化学生、感化学生和影响学生,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学生行为选择的道德标准,成为美好人性中最核心的价值品质。

  1. 弘扬国粹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载的思想基础,也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因此,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学生的精神之基,让学生具备一双“外视”的眼睛,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取舍,具备一双“内视”的眼睛,能够认清自己、省察内心,是“美好人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那些人文精粹特别有助于我们培育学生的美好人性呢?

一是强调“人的自觉”。孟子、荀子等提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其有道德自觉,即知道“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怎样做更好”。这在儒家经典中表现的特别突出。

二是坚守人格尊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名言告诉我们,人的尊严就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此类论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不胜枚举。维护生命的尊严、坚守独立人格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取向。

三是追求精神享受。孔子自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孟子的所谓“大丈夫”、庄子的所谓“至人”都有其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

四是看中社会担当。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被贬的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阅读经典是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粹的有效途径。如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所言:“文学的最高价值、文学的永恒性源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心灵进行美好的历史性积淀。成功的文学作品,它总是在人类心灵中注入新的美好的东西,这可能看不见,不是像科学那样可以测量、计算,但它确实存在。”轻轻地打开经典,孩子们就会与伟人、先哲晤谈,这时,心灵会缓缓地舒放,灵魂会慢慢地苏醒。文学、历史和哲学,能让学生睁开“内在的眼睛”,具备省察人生、反观内心的能力。为此,我们是那样虔诚地引领学生在经典的宝库里漫游:语文教师们精选了唐诗、宋词、元曲各100首,高中三年,每个学生都至少会背诵着三个100首;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读一本文学名著和一本历史、哲学著作;人人都会背诵《论语》、《弟子规》……我们希望,美好的人性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化育、丰盈。

  1. 放眼世界

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既有接纳外部事物的开放机制、转化或融合非本民族文化的能力,也有消蚀与自己相异甚至相悖的外来文化的倾向。因此,如果我们狭隘地理解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难以真正追寻“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就难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

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自身的局限性,以免使“西学”中优质的营养,被强大的“中学”同化遮蔽;同时,要时时提醒自己,以更开放、更接纳的心态,放眼世界,吸纳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改造我们不良的生活与行为方式、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

  1. 改造心理

    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及小农经济所沉淀的不良心理和文化意识根深蒂固,所以,“美好人性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改造不良的文化心理。

改造文化心理除了调整价值观外,最关键的是变革思维方式。而变革思维方式,关键是培育科学理性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以客观、冷静、严谨的态度面对自我和外部世界,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利益冲突时,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人云亦云,不跟风从众,不感情用事。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意识,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为了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理性思维模式,我们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取向。比如:学校要求教师,晚自习的最后一节不得安排学生做作业,每堂课必须留出5-10分钟作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我看来,学生如果没有消化、整合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可能有思维力的生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远比教师的完美呈现更有学习的价值和成长的意义。

5.人格熏陶
    我始终坚信: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依靠美好的人性去推动的。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悲天悯人、深厚博大的人文情怀,是社会良知、社会道义和美好人性的守护者,有对人类基本价值的坚定守望,能够深度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我也始终坚信: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撞击。因此,教师如果不具备上述基本素养,那么,即使他的教学技艺再高超,其结果也必然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

    在培养美好人性的过程中,教师的“行”具有特殊的价值。当教师把自己的说教兑现为自己的行为、把学生的成长视同于自身的成长时,教育便会变得纯粹而高效。

教育给予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激活的美好人性却是无限的。只有教师高贵了,学生才可能高贵;只有教师的精神丰富了,他才可能读懂、表达另一个丰富的心灵。在任何时候,对学生最重要、最珍贵、最有说服力的教育,乃是教师自己对生活所取的态度。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没有教师的“道”与“德”,何谈学校的“教”与“育”?

  • 实施“美好人性教育”的“一条主线”

“以美育性”是我们实施“美好人性教育”的“一条主线”。上面谈到的实施“美好人性教育”的基本路径主要涉及的是它的内容,而所有这些内容要沉淀为学生的基本素养,都必须借助美感的形式、情感的力量,而非一种纯知识、纯技能的习得。所以我们说,“以美育性”是实现“美好人性教育”所有目标任务的手段与途径,是贯穿于所有教育内容之中的“一条主线”。同时,它本身也是具有独立的、独特的教育价值,既是形式,又是内容。

  1. 以美冶情——培养高雅的情趣

格式塔心理学派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出发,提出了“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审美原理,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审美愉悦,是因为当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结构合拍一致时,人就会与外在事物产生相互映对的知觉感受。这启示我们,环境之美可以塑造人性之美。

因此,我们在校园美化绿化设计时,特别注重环境的审美品质,特别注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科学景观的交相辉映,以使其具有影响人、感召人、净化人、陶冶人、催人奋进的力量。我们校园中如诗如画的优美空间,给人带来“春有诗情,秋有画意,夏有佳思,冬有奇想”的审美情趣。理因趣,其理益彰;趣因理,而趣益浓。徜徉在澄潭中学的校园,人们所见的不仅是一草一木一石一景,还有“风摇竹影有声画,月照梅花无字诗”的意境,想人所欲想而未及想,言人之所欲言而未及言,启人心智,达人意会。

静态的美由于缺少变化而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我们有必要遵循“美在新奇”的原理,帮助学生把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把外在美转化为内在美,把自然美转化为人性美,让青山绿水、花香鸟语、落日黄昏、碧野田园、春风杨柳、翠竹亭亭都永远鲜活。比如: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了“寒冬中的生机——梅花品格”、“一花一叶皆性情”、“榴花有意”、“芦花淡月”、“弯弯的古桥”等作文题,每年都组织“美在校园——学生摄影作品展”等,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熟悉中找到新意,在环境美中发现人性美,最终实现审美对象、范围、意义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1. 以美启真——培育创造的情怀

杨振宁教授在《美和理论物理学》中说:“狄拉克在1963年的scientific American中写道:‘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符合实验更重要’……令人惊讶的是,有时候,如果遵循你的本能提供的通向美的问题前进,你会获得深刻的真理。”

“通向美的问题”,即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追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审美取向,可以启迪人的科学思维,引导人们去追寻、发现科学的真理。科学实验证实,艺术创造并非只靠情感、灵感,它同样需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同样要有逻辑思维的参与。而且,艺术所激发的情感、理想、想象,可以为科学创造插上飞翔的翅膀。无怪乎海德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自由的万能形式。”彭加勒说:“发明就是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钱学森等许多科学家的艺术素养都很高,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艺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发现科学之美:牛顿的F=ma,以最简约的形式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全部精义;爱因斯坦的E=mc*mc,只用三个物理量就描述了相对世界相互转换的深奥规律;元素周期表那样完美地让各个元素“对号入座”……同时,我们也让学生体会,探究行为的“失之毫厘”,即可导致结果的“谬之千里”;我们只有尊重规律、严谨精细,又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才能体验到科学创造的独有乐趣。

我们还努力强化学生在日常行为与探究中的审美感受。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同时,当学生解出一道难题、写出一篇美文、获得一项奖励时,我们都为之雀跃欢呼,让他们在体验中强化美,进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新的探索与创造中。

  1. 以美蕴善——培育高尚的情操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审美既是个体的、感性的、非功利的,又是社会的、理性的、有目的的。我们培育美好人性,不能靠宗教、迷信,只能在崇高的合目的性(审美愉快)中寻找道德之跟、之舟。

在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的过程中,当社会规范和人类的普世价值作为审美对象而为大众所追求,当他律逐渐变成自律,并逐渐转化为“自然”、“应该”、“良知”、“本心”的时候,就个体而言,善便借助美而获得了更自觉、更纯粹的品性。以美为中介与引导,人的德行越来越高尚、越来越完善,这就是以美蕴善。

我们开展“感动校园、感动你我”等活动,让学生讲述发生在校园里的感人故事,目的就是让学生找到身边的“善”的标高;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回放,目的则是让学生品味普通人的伟大与高尚。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美好人性教育”。

  1. 以美养心——培育高贵的气质

黄宾虹的山水画,或高山巍峨、郁郁苍苍,或气质清实、冲淡恬适,或暮霭千里、浑厚华滋。虽然只是一纸悬壁,却似万物之生机、自然之和谐、天地之至理、宇宙之玄机尽了然于胸。其实,读经典名著、听世界名曲、看传世名画,都会使人产生如此的联想,都会使人性日臻高贵。这样的意境之美带给人的是审美意味、观念、理想的升华,是比情感陶冶更高层次的心意的满足和愉悦,是“海纳百川”、“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雅量,是人性的丰满和丰盈。难怪欧美一些国家如此重视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的建设,如此重视高雅艺术的普及。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我们非常重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我们精心设计艺术类课程,精心组织“名家书画展”、“红色经典”和“世界名曲”合唱节、文化艺术节等。我期望这些直接的、精妙的、无法言表的艺术洗礼,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即刻的感官满足——悦耳悦目怡情,更能激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只可意会”、“有味无痕”、“味之无穷”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有教养、拥有高贵的精神气质的人。

  1. 以美励志——培育坚定地信念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给我们以无际与渺茫的无限观念,而在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时,人类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是的,当我们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中前行时,当地震一瞬间就把城市夷为平地时,当一朵小花在水泥地上顽固生长时,我们都会感到深深的震撼或无奈,都会感到自然之威力与自我之渺小,同时,又都会产生强烈的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崇高与庄严感。

这种审美感受既不同于莺飞草长、花香鸟语的感官愉悦,也不同于艺术欣赏、人际感动中的心满意足,而是在灵与肉、正与邪、善与恶、义与利、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思考生命的意义、扪问人生的价值。人一旦有了这种崇高而庄严的审美感受,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战胜、超越、完善自己,为着更高远的理想而奋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