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详细内容

学生园地

书魂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9 14:34:04 浏览次数: 【字体:

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 (三等奖)

指导老师:刘会丽

参赛作者: 魏子涵 高二五班

 

 

 

 

高一(5)班  魏子涵

 

书也是有灵魂的。

    读书,就好比掘井。掘井到九仞深,但没见到水,就住了手,还是一口废井。读书,一是简要粗略的阅读,二是仔细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逐字逐句深入琢磨,作者写该篇的目的,四是学会积累,如果达到此种境界,这大概就是读到了书魂吧!

同学们大都如此,每读一本书,只是草草看一眼,一目十行,从未深入透彻地阅读过。孟子 在《万章下》里曾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止七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吟诵古人的是诗篇,研读古人的著作,而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探讨他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生平经历。

    知人,了解其生平经历;论世,了解其社会背景。因为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知仲尼受困厄,怎能理解《春秋》的微言大义?不知屈原蒙冤被逐,怎能理解《离骚》呼天抢地的忧愁?

我曾在失败时读过《老人与海》,作者是美国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他曾在1945年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包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桑迪亚哥连续八十四天在海上打渔而一无所获,在第八十五天时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但返航的途中,又遇到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大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了。老人虽然经受了三天三夜的饥寒,但他坚信人的意志是打不垮的,仍坚持与鲨鱼搏斗,即使最后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在我心中是永远抹不去的。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平坦或弯曲的路,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有的人在风雨中匍匐,有的人在风雨中叹息,有的人却执着前行。小说通过对人与自然斗争的描述,表达了人要勇敢的面对失败和困难的主题。

桑地亚哥虽然在同象征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在厄运前面屈服,而是认为人可以暂时失败,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同学们读书也应有这样的意志,不然怎能读到书的灵魂呢?

读书也如学习,人生在世,需要终身学习。这是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终生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这是因为有善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老子说:“慎终如殆,则无败事。”这应是智者的座右铭。

当然,要想真正读到书的灵魂,也要先懂得理解读书的方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孟子的《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被释为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尽信《书》”之害在于,成为书本的俘虏,而没有自己的思想。“无《书》”之益在于,摆脱书本的束缚,驰聘自己的思想。书不可不读,但忌“尽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鲁迅所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知识丰富,却不知他们在背后读了多少本书。“江河之水,非议源之流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自也。——墨子《亲士》”长江黄河的水,不是来自一条河的源头,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取自一只狐狸的白毛。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狐裘,难以为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是一种毅力,是量变到质变的储备,读书是追逐梦想的羽翅,是平凡到伟大的桥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的积累阅读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随着桑地亚哥的渔船摇晃,感受着桑地亚哥的坚持不懈,想象着作者海明威在写作时的焦灼……

也许,这就是书魂。我庆幸,一路有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