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人人知——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守护每一份安宁
一、引言
2025年4月15日
是我国第十个
全民国家安全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
在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国家利益的全面性和长远性,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
(图片来源:网络)
二、主体内容
0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图片来源:CCTV)
02 国家安全的领域
• 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安全。
• 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
• 军事安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军事利益。
• 文化安全:保护国家文化传承和文化多样性。
• 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 科技安全:保障国家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
(图片来源:国安宣工作室)
03 国家安全的法律框架
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是每个公民都应当了解和遵守的。以下是一些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密切相关的法律: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包括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
(图片来源:河南人大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旨在防止和打击间谍行为,保护国家机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提供了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法律框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规定了国家情报工作的原则、组织和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防止核事故和核恐怖主义。
• 《反国家分裂法》:旨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和遏制分裂国家的行为。
了解这些法律知识,有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防范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04 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共同事业中,每位公民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我们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图片来源:CCTV)
• 遵纪守法: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 提高警惕:对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保持警觉,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有关机构报告,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 信息安全:保护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信息不被泄露,为国家安全筑起坚固的防线。
• 教育参与: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教育,提升个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三、结语
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也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责任。通过普法教育,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明确了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角色和行动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国家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图片来源:国安宣工作室)
(附中党总支 附中团委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