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的传承与创新
建党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的传承与创新
秦惠民 曹翼飞
一、党的教育方针的传承:始终遵循“培养人” 的逻辑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基于党的教育方针所反映的教育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及教育活动内部的关系,其无论是从外在的文本表述结构,还是从内涵来看,均有机地包含了教育的性质、教育的路径、教育的任务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实质上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具体阐释。因此,从总体上,党的教育方针的演变始终遵循着“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逻辑主线。
1.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将“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为谁培养人,最终为谁服务,涉及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党的教育方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确定教育工作导向的重要内容。从具体文本表述看,党的教育方针无论是探索形成时期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还是规范完善时期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或者当前内涵发展时期的“四为服务”,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都明确回答了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即党的教育方针从根本上确定了我国教育要始终坚持服务社会主义和服务人民的宗旨,也明确了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题中之义,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之一, 必须要牢牢掌好教育之舵, 鲜明地举起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旗帜, 确保教育工作不与党举办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2. 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明确提出“怎样培养人” 的基本路径
在“怎样培养人” 方面, 党的教育方针突出体现了拓展社会实践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中“怎样培养人” 的总体路径设计, 党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相结合,比如从1949 年的“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 到1958年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 到1981 年的“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到1993 年回归到“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1999 年提出“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002 年提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始终被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关注社会实践性问题,将其作为重要的理论品质。党的教育方针对于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以及对于教育实践性的强调都是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法宝,既符合马克思教育学说的重要原则,也遵循着教育的基本规律。
3.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将“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工作的落脚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实质上就是深刻把握好“培养什么人”的具体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什么人”可以看作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历来也被作为教育方针的关键内容。纵观教育方针的演进过程,无论是探索形成时期的“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及之后关于德智体“三育”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讨论,还是在规范完善时期对于“德智体美”的强调,再或者在内涵发展时期对“德智体美劳”的新要求,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的中心工作任务,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落脚点。
二、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因时因势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党的教育方针在重大历史决策中孕育成长,充分彰显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因时因势擘画全局的非凡视野,展现了党中央谋划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智慧。我们党对于教育方针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探索,以及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完善,最终在形式和内涵上均实现了螺旋式上升,这也体现了党不断认识规律,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
1.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强调凸显了教育由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变
从党的教育方针的文本分析看,关于教育性质表述的演变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在教育方针的探索形成时期,主要提法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为1958年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以及1961年教育部确立的新中国教育方针中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二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教育性质的讨论热潮不断,直到1984年,教育部召开“新时代教育方针表述研讨会”,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不宜再提,由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其调整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此后,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提升, “社会主义建设” 的表述进一步被修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并最终在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确定下来, 这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转变。三是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到2002 年, 党的十六大正式将“为人民服务” 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并列, 共同作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出发, 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为服务”。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基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无产阶级政治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移,以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在教育领域也越来越成为所必须秉承的重要原则。这种变化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导向经历了从强调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等“工具价值”向更多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内在价值”转变,体现了逐步将“立国”与“树人”相互结合、有机统一的过程,其中蕴含的“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贯彻落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
2.对“社会实践”的强调凸显了教育从单一培养到多元培养路径的拓展
“怎样培养人”与“培养什么人”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主要培养劳动者目标的引导下,生产劳动自然而然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历史特殊时期对生产劳动理解的简单化、片面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简单理解为“以干代学”“以劳代教”等单纯的体力劳动。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工作的全面恢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逐渐回归正轨。特别是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仅提“生产劳动”已不能满足需要,而“社会实践”则具有更多内涵,更符合时代需求。在“教育的工具价值已愈来愈趋向于多元化、多极化”的背景下,按照“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等要求,将教育事业与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教育的人才供给,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有机融合,实现从人才单一培养途径到多元培养途径的整合转变。
3.对“五育并举”的强调凸显了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我们党从最初要求培养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1985年要求培养“四有新人”,到1990年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完成了从培养“劳动者”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转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将其与德智体“三育”并列,强化了对全面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德智体美”的同时提升“德育”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什么人”问题上的新概括,是党的教育方针最新创新成果。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强调“德智体美”的基础上,突出了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德智体美知行合一、把观念转变为现实行动的重要基础,更反映了党在新时代对于人才质量的深化和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要求,真正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交织,将五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从本质上讲,既强调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文章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21年第8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