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时文选荟>详细内容

时文选荟

探寻教师的核心素养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4 08:13:53 浏览次数: 【字体:

探寻教师的核心素养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14日第6版

作者:孙成蕊

开栏的话

    无论你是一位教师还是一位教育研究工作者,暑往寒来,你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教育研讨会议。愿你像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记录会场听闻、思考与感受并辑录成文,寄给我们。投稿邮箱就在报眉处。

    “倾听,发问,探索,超越,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一系列美妙的课程研究之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永漷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致辞中说。论坛邀请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中国十几个省的同仁共同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

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崔允漷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景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向东则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体在解决负责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那么,什么是情境?

    课堂上整齐划一的知识学习只是简单的灌输,千篇一律,是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核心素养的。心理学家、学习科学家戴维·乔纳森说:“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学习结果不同,教学方法就不同。”要真正让素养落地,让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就必须颠覆现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复杂的真实情景,促使学习真正地发生。因此,核心素养所依托的真实情景,其实质是个体的各种日常实践。

    所谓“情境学习”,即通过真实的任务来学习,将知识植根于情境,学习的情境与现实生活情境相似,这样,学生的素养才有可能在不断的应用和迁移中养成。同时,素养一经养成,又能够超越具体情境的限制,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情境,而且适应情境的不断变化,从而具有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可能。

    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育思维方式,重新建设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变成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引导者,也是陪伴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日子一去不复回了。

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2014年9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具备这些素养的教师,才能“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才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教师的核心素养,同样是教育官员和研究者等关注的重要话题。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邦文说:“教师责任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教师的表现决定的。”新加坡教师职业发展经历了从关注工作效率、教学能力到强调价值导向的转变,现在政府又提出了21世纪教师的综合素养的说法,从能力维度上,它可以分为专业实践能力、领导力和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

    专业实践能力是教师能够胜任自己岗位的能力,具体包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课外活动、掌握人才培养的知识,如精通所教科目,具有反思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有原创精神,能够创新性地教学,关注未来等。

    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包括赢得他人认同,如理解他人、发展他人;能够与他人合作,如与父母合作、参与团队合作等。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也不是个人秀,他需要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能够参与或者领导一个团队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自我效能感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如自我调整、坚守诚信和法律责任、理解尊重他人等。

    教育是帮助孩子迎接未来不可知的变化和挑战,那么未来,其实就在眼前。华东师范大学吴志刚教授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走出来的足迹。对“素养”的争辩,对“课程”的理解,为“儿童”的努力,都将指引我们留下坚实的足迹,在挑战中前行,在探索中思考,一步一步在脚下的路上变出未来的模样。(作者:孙成蕊,单位:山东大学辅仁学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