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名义致敬中国
以历史的名义致敬中国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10月17日第8版
作者:李拯
在谈论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之前,先从自己经历的故事说起。我曾去北京郊区的潭柘寺参观,潭柘寺可以说是千年古刹,在北京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所以寺庙里面有很多参天古树。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样一幅场景:千年古树前面排起了顶礼膜拜的长队,有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古树闭目祈福,神情专注,良久方罢。
人们在这棵树下冥想、祈祷或礼拜,寄托的对象并不是这些有形的枝繁叶茂,而是这棵古树历经沧海桑田而积累下来的时间,是它经历的无数个夕阳西下、清风朗月和人事代谢。这棵古树,不过是变动不居的时间的一个具象的符号,而人们向古树祈祷,实际上是在向时间表达敬畏。
一个人、一棵古树,这样一个意象再恰当不过地揭示出人类精神的秘密:时间拥有一种更为本质的力量,而人类在内心深处对这种力量存有敬畏。
这就是时间与历史的魅力所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延续性与包容性
环顾世界,再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对时间和历史更加敏感、更为重视的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未曾断代、在几千年时间跨度里保持了连续性的文明体系,而且中国古人注重书写历史、延续历史,黑格尔也承认,“历史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中国人生活在历史之中,精英阶层也以青史留名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历史所代表的时间之轴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民族”。
煌煌二十四史,不仅是文治武功、盛衰更替的详尽记录,也不仅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英雄纪传,更是一整套绵延不绝的价值谱系,王朝是兴是亡以此为镜鉴,君主是明是暗以此为评判,人生是功是罪以此为准绳。从精神建构的角度来看,历史之于中国,恰如宗教之于西方。
直到今天,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还保存着数千年来的智慧传承、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当我们追求内心理想时,会引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我们面临国家治理问题的时候,会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寻求启迪;当我们感到悲伤的时候,也许会想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当心中情丝缱绻,也许会想起李商隐的“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秦时明月仍然悬挂在我们的窗前,唐诗宋词仍然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可以说,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基因,是我们与传统难以割裂的精神脐带。
这种延续性,正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所在,我们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断代而且延续至今的文明共同体。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早已失去现实的血肉支撑,只能生存在大学的课本中、博物馆的陈列里。唯有中华文明,不仅有漫长辉煌的“原始文明”时期,而且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支撑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等周边地区,在地球的东方确立儒家文化圈。在近代经历现代化的冲击,让中国陷入了长达100多年的动荡,但是这个古老民族就像凤凰涅槃一般获得新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展现出生机与活力。
除了延续性,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有学者说,“中国文化中有教无类的观念与民胞物与的思想,则有极大的包容性”,这是一种天无不覆、地无不载的包容与接纳。中国文化不可能产生一神教,也不可能认为自己占据唯一的、绝对的真理,而把他人视为异端、带来宗教战争,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充分说明我们的文化是多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多么具有包容性。
正因此,有的学者把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称作历久弥新的“中国文明基体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都遵循着中国文化设定的路径。这其中,有着这个古老民族延续几千年来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是一种比政治本身更为强大而持久的力量,这也是这个民族屹立世界的自信所在、底气所在。
二、我们是现代的,但我们不是西方的
从1840年到1949年,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社会动荡。这100多年的社会动荡,也可以理解成,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最初相遇时,还不能很好地安放彼此,而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彼此接纳。这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现代化。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设想,假设生活在盛唐的某一个中国人现在突然复活了,然后他看到中国大地上崛起的高楼大厦,在马路上跑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在手机上就可以购买自己心仪的任何商品,他肯定会感到不可思议。他肯定会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电气化、自动化,是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但如果这位从唐朝穿越来的中国人能够多待一段时间,他会发现现代中国人跟他们那个年代一样,端午节追忆屈原,除夕夜阖家团圆,清明节祭拜祖先,他又会产生另一种看法,他会认为这些自动化的机器都只是工具,人的心理归属还是和古人一样,继承了一样的文化秉性。这时候他就会产生疑问,现代化真的是完全彻底的西方化吗?我们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也会像器物层面一样完全变得和西方一样吗?
最先区分现代化与西方化这两个概念,并且做出系统论述的人,正是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亨廷顿。亨廷顿在他的传世名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着重区分了现代化与西方化这两个概念,什么意思呢?亨廷顿把现代化理解为器物层面、技术层面的现代化,而把西方化理解为制度、文化层面与西方的趋同化,他发现在一个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呈现反比关系,一个民族可以在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上模仿西方,甚至比西方还要西方,但是在文化内核、心理结构上却秉承传统,可能越是现代化,越是反西方。正如亨廷顿在书中总结的:我们是现代的,但我们不是西方的。
到这里,我们终于揭开了现代化的真正面纱,解除了对现代化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误解。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文化才能决定技术的目的和方向,决定社会的价值和灵魂。这就像亨廷顿总结的,“硬实力衍生出软实力”,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反而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复兴。
从这样一个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发展,有人说,在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故事背后,还有另一个举世瞩目的故事,那就是文明重建的故事。而这个文明重建的故事,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比如说海昏侯墓展览引来很多人排队观看,还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90后”热烈反响,都说明在普通中国人心中,涌动着一股回归传统的浓浓乡愁。而这也进入了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思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话语表达了一个国家对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深刻思考,可以说是回答了从1840年以来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那就是要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长现代文明,而不是要放弃传统文化,另起炉灶来搞现代文明。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法国社会学家勒庞的一句话,勒庞以《乌合之众》闻名于世,还说过另一句非常闪光的话,他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性的补充
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也不仅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顽强地生存下来、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对现代文明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现代文明不可逆转地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但现代文明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而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纵观这些年历史发展,世界对中国文化是有很大期待的。
对待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不仅要拿望远镜看其轮廓,更要拿放大镜观其机理。现代文明的很多元素及内在逻辑,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里面,都曾有过相关的论述或涉及。比如说现代的工商逻辑,我们经常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人讲究的是开源节流、勤俭节约,这与钱生钱、资金周转的工商逻辑大异其趣。其实,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各个诸侯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这里面管仲所在的齐国,就选择了以工商业为主的资本主义发展路径。
管仲提出了一个以工商业为本的治国思路,管子说,“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国家虽然有千里沃野,但是老百姓还是吃不饱肚子,是因为农业器械不完备;虽然有各种商品,但是老百姓还是不富裕,是因为通商不够发达。所以说,强国富民就应该立足于工商,这叫做“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所以管仲在齐国就着重发展工业和商业,并且鼓励消费,这与市场经济的思路何其相似。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当时齐国的都城临淄由于商业的繁荣而盛极一时,《史记》记录下当时临淄的繁华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据计算,临淄的居民人数达30万之多,而同时期雅典的人口还不到5万,可见当时齐国的工商业的发展盛况。
事实上,管仲的工商业发展思想,在古代中国一直存在一个隐秘的脉络,到了汉朝又出了一本奇书叫做《盐铁论》,系统阐述了儒家的农业为本的经济思想和工商为本的经济思想。《盐铁论》里面有一段论述非常精彩:“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富裕,靠的是“术数”,也就是要做更好的产品并实现资本周转;而利益则要靠“势居”,就是说选准位置非常关键,这又是非常现代的思想。这当然不是在否认勤劳和农业的重要性,而是说《盐铁论》在2000多年前就捕捉到了资本的本质特征。这几年有一本书《21世纪资本论》,核心观点就是一句话,资本的收益率会超过劳动的收益率,这与《盐铁论》的逻辑非常相似。
通过分享《盐铁论》的阅读体验,是为了展示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丰富程度,绝对超乎想象。不光是在经济领域,其实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生态文明以及世界秩序构建等各方面,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都能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比如说,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思想,追求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道家的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思想,则有利于克服极端的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法自然”等思想,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协和万邦”“国虽大,好战必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等思想,则有利于走出修昔底德陷阱,构建和平的国际秩序……总之,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一个有待发掘的思想宝库,传统不仅不与现代截然对立,而且能够为解决现代文明的问题提供思想资源。
正因此,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力量:“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这就是中国历史给我们的文化自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