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二)
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二)
作者:袁行霈《中国纪检监察报》
叁 中华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
所谓平是注重平衡,和是注重和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倡导“过犹不及”的中道观,《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面:城市的规划,房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书法和绘画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要配合适当,“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这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和协调,就可以祛病延年。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包含着这种思想的光辉。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养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伙伴。如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类虽是万物之灵,但不应破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而要辅助自然界化育万物,为人类造福,如《易传》所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不仅如此,还应当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人们喜欢到森林或江河边练功,不就是在追求心灵和大自然的相通,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吗?平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例如长辈和幼辈,要尊老爱幼;老师和学生,要尊师爱生,都体现了这种文化精神。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么样理解“和”的精神呢?“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好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和”。融合的过程会有斗争,通过斗争达到新的统一。“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辩,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仍然需要“和”。竞争要在统一的公认的原则下进行,竞争的各方具有统一性。通过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平和的特点还表现在对外的关系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墨子写了《非攻》一文,斥责侵略战争为“不义”。历代反对侵略战争的诗很多,如李白诗中写道:“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中华文化为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却从来没有对别的文化构成威胁。将中华文化平和的特点弘扬开来,对当今的世界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世界似乎变小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彼此如何相处?如何才能相处得好?是一个大问题。中华文化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恰当的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肆 中华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思维
《易传》提出“三才之道”,视天地人为一整体,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相互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反映整体。例如,中医就是把人的身体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是局部的病症,却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也是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画竹之前要有成竹在胸,就是这个道理。而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一向注重“雄浑”和“自然”,因为雄浑自然都是整体的美感。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分析的方法也在西方发展起来了。分析的方法要求把事物分割成尽可能小的部分,分别加以考察。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曾经促使科学长足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分工过细,以致互相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必能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有时候倒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这样才更准确。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也越来越感到整体思维的重要。而中华文化注重整体思维的特点,就更引人瞩目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有很大关系,同时与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阴阳五行观为其自然哲学的基础,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化学、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权威,他十分推崇中国古代哲学所使用的“通体相关的思维”方法,特别强调从战国时代的庄子到宋代的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他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中华文化要发挥原有的整体思维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善于分析的长处。中西思维方式的贯通融合,必定能使中华文化更迅速地发展,并为世界文化掀开新的一页。
伍 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
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是刚健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以刚健立身,自强不息。刚健自强,奋发有为,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中华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来也没有中断,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地自立。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易传》又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同大地一样有负载万物的宽厚美德。中华儿女胸襟博大,敢于、乐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鲁迅称赞汉唐两代人“闳放”,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敢于、乐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更善于消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又是向外开放的。唐代有那么多从日本和朝鲜半岛来留学的学生和僧侣,丝绸之路那么繁荣,就证明了这一点。从高丽来到中国的崔致远以宾贡及第,所著《四六》一卷、《桂苑笔耕》二十卷,在《新唐书•艺文志》里有著录。李白、王维对日本诗人阿部仲麻吕那么深情。马可•波罗、利玛窦、汤若望以及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贺清泰等,在中国受到那么高的礼遇,也很能说明问题。圆明园这座清代皇帝的最大宫苑,其中竟有西洋楼这样的建筑。中华文化像大海一样汇纳百川,表明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不同文化的对话和交融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助于弥合彼此的差异。
今天,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走向未来,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和灿烂的光辉。我们觉得好像走进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瑰宝纷然呈现,看到这些谁能不为之怦然心动并深感自豪呢!我们要认真清理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接受那些至今仍然有助于社会前进的东西。祖先的道德情操,祖先的聪明智慧,各种各样富有营养的文明成果,都不能丢掉。
中华儿女可不能断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乳汁啊!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清理遗产,也包括剔除糟粕这个艰巨任务。抱残守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一样,都是没有前途的。
中华文化既有光辉的历史,也有光辉的未来。我们只要坚持吸取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开拓创新,就必定能使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永葆青春。中华文化曾经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今后仍将带着自己的特色和光芒,带着新的成果,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未来的文明将更昌盛,人类将学得更聪明、更理智,更和睦地相处在一起。中华民族将同世界各民族一道,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将更加美丽,更加温馨。
(本文取自150集大型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的开篇解说词,后收入北大出版社《中华文明之光》一书,题目为编者所改。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