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一)
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一)
作者:袁行霈《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审美、政情、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根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将陆续刊发系列文章,请相关专家、学者解读中华文化精神,以更好地从这个源泉里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离开地球,从太空观察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这浑然的星体上,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以及广阔的领海和众多的海岛,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的这片高原,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在世界屋脊上,自西向东,俯视着浩瀚的太平洋。
中华文明就是从这块土地上崛起的。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形成本民族的传统。理解一个国家、理解一个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文化根基。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四合院,老家的竹篱笆,老家的酒,老家的歌,老家的乡音,老家的亲情。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
是文化,是中华文化。
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重阳登高,阴历年贴春联。那个成双的“囍”字;那个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起的老寿星;那“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琵琶弹奏;那戏台上的脸谱,红脸的关公和黑脸的包公……所有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乡愁,魂牵梦绕的中华情!
这又是什么?
文化,还是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她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联结在一起。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更大、更深远。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当我们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不管自觉不自觉,喜欢不喜欢,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特色。
中华文化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弘扬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那么,从总体看来,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特点有哪些呢?
壹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就其主流而言,最晚从周朝开始,就将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连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以决定其好恶取舍。《左传》里还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字书《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也有神学,但宗教、神学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无上权威的地位。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更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国的文学艺术虽然和宗教有关,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么盛行和重要。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如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虽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或祠堂,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神。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涵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有道德。这可以叫做道德意识或人格意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孟子还有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他们看来,道德和节操比生命更重要。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优秀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而且认为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光辉。圣贤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自身的刻苦修养达到的。修身离不开社会实践,甚至需要各种苦难和逆境的磨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修身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磨炼,也离不开自我反省。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人就想达到他的境地,看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缺点。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自我反省的典型。中国有“正人先正己”的古训,强调从我做起。“正己”不仅是修养自身,也是对社会负责,人人都能“正己”,社会的道德环境也就完善了。
贰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
这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现代西方很不相同。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个体是“小我”,群体是“大我”,群就是公。《礼记》中说:“天下为公。”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宋代的苏辙说:“不以私爱害公义。”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公后私,对群体负责的精神,在文学作品里也有表现。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在《自题小像》里说:“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的行为弘扬了这一尚群的精神。特别是近代史上涌现的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永志不忘。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也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以众人群处为乐事,以合群为美德,以顾全大局为优点。中国人从实践中懂得了群体的力量超过个人的力量,个人只有集合成群才能生存并得到充分发展。荀子阐发了孟子的人伦说,提出群居和一之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能群,过着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方能驾驭自然物,使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以维系群体利益为美德。
(本文取自150集大型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的开篇解说词,后收入北大出版社《中华文明之光》一书,题目为编者所改。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