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时文选荟>详细内容

时文选荟

王栋生:做一个有理想的读书人(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22 20:23:21 浏览次数: 【字体:
王栋生:做一个有理想的读书人(二)
 
作者:张贵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9日第7版
   [对话名师]
      学校能否成为名校,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
      “爱读书才是真正的教师”
      ■本报记者 张贵勇
     读书是个人的事,只能靠自觉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阻碍了教师阅读?引导教师阅读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王栋生:阻碍教师阅读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观念。教师不爱读书,与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教学任务比较重、缺乏读书习惯等都有关,但内在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然,必须承认,现在整个社会的读书环境不是很好,一些学校在引领教师读书上做得还不够。一些校长不学无术,也不支持教师读书,我就听到过有校长训斥教师:“读什么书?把你的书教好就行了!”我也知道,有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老师读书相对比较多,爱分析各种问题,可谓聪明人群体,然而却经常被学校领导认为是“不大好管理的群体”,因为他们爱读书,见多识广,能敏感地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学校能否成为名校,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一支爱读书并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如果教育行政领导把教师“听话”当作教改的优势,那简直是无可拯救的愚蠢。
      读书之于我,是一种基本需要
      记者:教师读书需要坚守,有时候爱读书的教师被看成另类,请问您坚守的力量来自哪里?
      王栋生:我不认为自己是在“坚守”。“坚守”给人的感觉是在忍受痛苦,有点悲壮,何乐之有?其实,读书的时候,我很快乐。读书之于我,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
      我患病后,很多师友都劝我,别读书了,别写作了,保护眼睛。我只休息了一两天,没法坚持。不读书,我不知道每天早晨起来干什么。一个人不能阅读,活着能有什么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在读书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交到了很多朋友。同时,我也发现,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就越想读书。
      我的阅读范围很广,我想知道的太多,我觉得我应当知道更多。前些年,我开始对儿童读物感兴趣,也开始关注民国以来的儿童文学。有人认为,复归婴孩是老年的征兆,我想可能不完全。我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读这些书的,我们那一代人受的教育不全,在儿童时代该读的许多书当年是禁区,现在应该重读。
      当然,也有许多同行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失去自由阅读的环境,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些读书多、思虑深的教师被看成另类,或者被其他人怀疑、警惕,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觉得,对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挡住他的目光。虽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教师的志趣都统一在一个方向上,但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会产生影响,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生活志趣。所以,我希望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回到书中。
      全国教师都读书不是乌托邦
      记者:我有时候想,如果全国的教师都爱读书,那么中国的孩子就幸福了,我们的教育就有希望了。您是否觉得这是一种乌托邦?
      王栋生:这不是一种乌托邦,是可能实现的,也是我的期望。当然,“全国的教师都爱读书”,在当下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读书必要性的认识,也取决于整个社会读书环境的改变。
      如果教师认识到读书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好处,能发自内心地去读书,这最好;或者,我们建立了某种有关教师资格的淘汰机制,教师读书状况就会好转,虽然不一定都是因为“爱”。应当看到,教师爱读书对学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引领。
      不久前,我在一所学校回答教师提问时说到,现在的教育有时也在“反智”,教师禁止学生阅读考试范围之外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这种教师的作用,就是企图把学生教得比他还要愚蠢。老师们都大笑起来。虽然有无奈的成分,我毕竟从他们的笑声中看到了一些希望。
      ■王栋生简介
      王栋生,笔名吴非,1950年生于南京,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以来三次获得“林放杂文奖”。著有《中国人的人生观》、《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等。
      △“如果不看书,我不知道早晨起来该干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而且,我越来越发现,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可怜。”
      △“许多外国文学名著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读不读书、读什么样的书。”
      △“一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不读书,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始终像儿童那样,睁大眼睛看世界,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