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时文选荟>详细内容

时文选荟

中小学名师成长三字诀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26 09:14:31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小学名师成长三字诀
 
作者:蔡伟(灵溪三中)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16日
      编辑小语:教师会不会运用这三字诀,是他能否成为名师的关键之一。在这里,乐是前提,杂是基础,思是方法。乐才会去“杂”,才会去“思”,杂和思又会促进乐,三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水涨船高。这个路径是一个规律,在这个规律下,每位教师都会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条路的形成需要教师自己去悟。
      拙作《你也能成为特级教师》出版后,曾有读者问我,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出名师成长的“口诀”。我深思再三,悟出“乐、杂、思”三字诀。
     乐,是一种态度,构成的词语有乐学、乐教。只有当教师热衷于读书学习、教书育人,他的身上才会散发出迷人的风采,才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和职业威信。
     我考大学时志愿的第一选择是法律,师范只是最后一个选项,教师是我最无奈的选择。当了教师的我觉得前途一片灰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当时红遍全国的名师魏书生的一套讲座磁带,他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乐”字。身为一名工人(当时能做工人特别让人羡慕)的魏书生,却写了150余份报告要求当一名教师(当时教师被称为臭老九,为大多数人所不屑),这需要有多大的热情来支撑。正是对于教育的痴情,才成就了他非凡的教育业绩。在魏书生精神的感召下,我改变了对教师形象的认识,逐渐爱上了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而有了对职业的爱,我读书学习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在几年的时间里,恶补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大量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学习的理论著作,强化了语法、修辞、逻辑等当时语文教师特别看重的专业知识。我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也是借阅量最高的老师之一。而这一切,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中。
     杂,是一种需要,与其对应的词语是广博、博识、渊博等,构成的词语有杂学、杂家。我当了20年中学教师、10年大学教师,我深知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后者需要专一、精通,需要深度开掘,最终成为专家;而前者则需要眼界开阔,学得广、懂得多,最终成为杂家。我曾撰文强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就得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而要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光有满腔的热情或慈母般的关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有专长。但仅有某种精深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天文地理、农林医工、军事体育、政史文哲、心理伦理等丰富的知识,虽不必样样精通,却须有所涉猎。也正因为如此,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关注的话题,使自己读的书始终能跟上学生的步伐。由于拥有大量的杂见杂闻,我备课变得游刃有余,课堂教学变得自然灵活。更重要的是,这些杂学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无论学生谈论什么话题都能插得进去,无论学生搞什么活动都能搭得上边。30年来,虽然我没能成为大学问家,以教学能手自居我却并不感到惭愧。在课堂上,我的杂识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学生也对我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而这种因杂而生动的课堂教学风格也一直延续到我的本硕教学和师资培训之中。
      思,是人或者人类成长的一种手段、方法,与其对应的词语是打算、想法、考虑等,构成的词语是思考、反思。教师善不善反思,不但是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而且是其优劣成败的标志。几乎每个名师都是反思高手,他们在反思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勇于在实践中突破自己。名师们善于剖析自己的每节课,反思能使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最终形成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我在担任中学教研处主任的时候,就大力倡导教师写教学后记。为了起到表率作用,我逼着自己加强反思,写好每节课的教学后记。因为养成了反思的习惯,我能够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也因此能够在与名师的交往中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得到有效的指点。因为有效反思,我才能总结出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见诸报刊杂志,为更多的人所借鉴。
      走向名师的路有千万条,但是,都离不开这“三字诀”。谁能够做到乐而有致,杂而有神,思而有法,总有一天,他就能够叩开名师殿堂的大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