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德育之窗>详细内容

德育之窗

转载--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组图)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01 17:33:47 浏览次数: 【字体:

转载--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组图)

新华网北京229日电(记者 李从军 张严平 赵承 肖春飞)

  序曲--追问生命

  19世纪末,南太平洋塔希提岛,金色的落日下,孤独而苦闷的高更站在悬崖上,面对浩淼大海和无边苍穹,伸开双手,发出关于人对生命意义那三个惊世骇俗、回响百年的终极追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是渺小生命面对浩瀚时空的困惑与迷惘,是内心世界与客观外在强烈冲撞发出的悲鸣和叹息,是个体无法融入群体带来的无助与沮丧。

  人类,一直生活在这个生命有无意义的巨大问号中,苦苦寻找着答案。

  在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暮年之际,一遍遍自问:我的生命意义何在?

  在德国,叔本华认为:只有欲望是永恒的,人生没有意义。

  在中国,屈原彷徨山泽,一连发出173个问题叩问上天。

  陈子昂感于浩茫宇宙下生命之短促,世事之不测,壮志之难酬,留下千年的孤独郁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中,触摸到人类难以摆脱的绝望与忧伤;依然可以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人类不屈于命运的挣扎与反抗。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生命意义何在?如何予以解答?

  中国的一位普通士兵,对此给出了自身的答案。

  他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他以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人生价值选择的最佳坐标,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永久地召唤着人们的心灵。

  他的名字叫雷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个22岁的年轻生命,用七个普通音阶,谱写出一曲绚丽多彩的旷世绝响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

  第一乐章中国精神的天空

  这是一部挺立着中国脊梁的伟大交响。

  雷锋,就是这部伟大交响的第一小提琴手!

  他,伫立在那里,目光清澈,从容坚定地拉出第一主题--

  对国家、对人民,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对需要帮助的弱者,满怀爱心,给予帮助,并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愉悦的满足。

  这蓬勃向上的交响曲,绵厚悠长。从容,温暖,高贵,弥漫着庄严的气息,闪烁着神圣的光辉。

  它召唤着,引领着,弦乐和管乐应声相和。

  这蓬勃向上的交响曲,喷薄而起。高亢,激昂,雄壮。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勃发着青春的激情。

  它发散着,升腾着,汇聚成时代的最强音,激荡在中国精神的天空……

  哪里是第一个音符的起点?

  岳麓山畔,湖南望城。

  历史的旋律在这里回响。

  穿过一片漂亮的现代住宅区,我们走进简家塘的一座茅屋。

  72年前的那个寒冬,当雷锋在这里发出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便陷入苦难的深渊。

  相继失去五位亲人的他,7岁时,已是孤儿。

  绝望中的苞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阳光雨露。

  雷锋怒放了!

  曾担任过望城县委副书记的85岁的赵阳城,给我们回忆起他第一次见到雷锋的场景一个16岁的活泼少年,背着行李,蹦蹦跳跳穿过秋天的田野,欢笑着向他走来。

  1958年秋天,在县委当交通员的雷锋报名去鞍钢当工人,临行前他想把原名雷正兴改为雷峰,赵阳城和大伙儿商量:叫雷锋更好一些到鞍钢打冲锋

  赵阳城把雷锋送到湘江码头。

  湘江北去,少年远足。依依不舍之余,赵阳城久久伫立在江边,望着那远去的背影,他怎会想到,雷锋这个名字,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永恒记忆?!

  轻轻翻开雷锋的日记,他的情感思绪触手可及。

  深夜11点钟了,天突然下起雨来了。建筑焦炉工地上,还散放着7200袋水泥。雨越下越大……我急忙跑到工地,用自己的被子,并脱下了衣服,抢着盖在水泥上……回忆自己为国家、为党做的一点点工作而高兴。

  今天我从营口乘火车到兄弟部队作报告,下车时,大北风刺骨地刮,地上盖着一层雪……我见到一位老太太没带手套,两手捂着嘴,口里吹一点热气温手。我立即取下了自己的手套,送给了那位老太太。他老人家望着我,满眼含着热泪,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路上,我的手虽冻得像针扎一样,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

  活着,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人在战场上横扫千军,有人在商业王国中纵横捭阖,有人在科技高峰叱咤风云。

  雷锋并没有这样的惊心动魄和波澜壮阔,但他却在一件件小事中,在平凡的道路上,寻找并找到了人生价值目标,以短促而激越的音符,回答了那古老的重大命题

  人为什么而活着?

  有限与无限,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这三组矛盾,一直困扰着人类。

  从这个命题出发,人们寻找的答案各不相同。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这样认识有限与无限的问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这个普通的士兵: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一个普通的士兵以最朴素的认识,以最平凡的行动,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

  把自己当做啄木鸟吧!用辛勤而艰苦的劳动,为万木除病灭害,使树木长得挺拔参天……”他热情讴歌着。

  雷锋燃起的生命烛光,照亮了中国精神的天空。

  人为什么而活着?

  为什么许多人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命题,被一个普通的年轻士兵酿成一壶甘醇?

  难道说他比别人更睿智、更高明?不,他只是找到了人生价值最佳坐标点,使他的人生摆脱了烦恼,充满光明。他点燃了自己生命的火炬,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内心。

  他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要在一切实际行动中贯彻。

  你渴了,他就是一碗水;你饿了,他就是一把粮;你心里要是感到了寒冷,他就是一团火,就是一缕阳光……

  他就是这样以平凡现伟大,以小事铸辉煌,以短暂固永恒,诠释了有限与无限、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
<SPAN style="FONT-FAMILY: 'Verdana'; BACKGROUND: rgb(255,255,255); COLOR: rgb(86,86,86); FONT-SIZE: 10.5pt; mso-shading: rgb(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